在某個年代,私企老板和國企老總的界限非常模糊。
普通百姓看來,宋述民就是個大老板,是響當當?shù)娜萜绞惺赘?。而領導們眼中,宋述民只是多家國企的廠長,廠里的一切都屬于國有資產(chǎn)。
沒有誰對誰錯,這是一筆糊涂賬。
讓我們來看看宋述民的履歷吧,他這次已經(jīng)二進宮了——
宋述民原是盛海市的下鄉(xiāng)知青,因為和村里的姑娘結婚生子,沒有選擇返回原籍,留在鄉(xiāng)鎮(zhèn)做起了基層公務員,隨即又辦起了釀酒作坊,漸漸發(fā)展為小型酒廠。
1982年的時候,改革的春天出現(xiàn)“倒春寒”,省里“打擊投機倒把工作組”進駐本市。
當時全國都在抓“投機倒把”典型,工作組正愁不知道該抓誰,突然在市郊公路邊遠遠看到宋家的房子。那是一棟三層小洋樓,外墻還貼著白色瓷磚,放在80年代初不啻于豪華大別墅。
于是工作組的同志說:“住得起這么好的房子,肯定是資本家。”
一查果然如此,宋述民開辦的釀酒作坊,非法占用本該供給國營酒廠的酒瓶,又非法購買本市糧站的糧食用于釀酒。雖然那些酒瓶和糧食都高價付了錢,但放在80年代初確實屬于違法行為。
而且,釀酒作坊的雇工達到了12人,根據(jù)《資本論》劃分的界限,雇工達到8人就屬于資本家,存在“占有工人剩余價值”的現(xiàn)象。
宋述民因非法侵占國有資產(chǎn)、走資本主義路線等罪名,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。
萬幸,在監(jiān)獄里只蹲了大半年,中央政策突然松動,宋述民由此提前出獄。
鑒于這次教訓,宋述民不敢再住鄉(xiāng)間小洋樓了,更不敢暴露自己的財富。為了合法經(jīng)營,他只能把自己的酒廠掛靠在鎮(zhèn)政府,性質(zhì)由私人作坊轉(zhuǎn)變?yōu)樯珀犉髽I(yè)(即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)。
宋家的悲劇也因此埋下伏筆,酒廠雖然是自家創(chuàng)辦的,但由于掛靠關系,屬于集體所有制,根本沒有清晰的股權劃分,這是80年代特殊的歷史產(chǎn)物。
大名鼎鼎的科龍和健力寶皆如此,股權不明帶來無窮后患,最終科龍老總被迫辭職,而健力寶則在扯皮中衰敗。
隨著中央加快改革步伐,宋家的酒廠辦得如火如荼。特別是到了80年代末期,由于物價闖關失敗,國家財政不景氣,中央下令“名酒不上席”。宋家生產(chǎn)的白酒趁機拓展市場,并且獲得市政府的支持,成為本地基層單位的招待用酒.
再借國營酒廠陷入